頭部最新工傷鑒定怎么進行
頭部 工傷鑒定 標準是什么頭部最新工傷鑒定怎么進行 ? 最新頭部工傷鑒定標準如下頭部最新工傷鑒定怎么進行 : 5.1 顱腦、脊髓損傷 5.1.1 重傷一級 a)植物生存狀態(tài)。 b)四肢癱(三肢以上肌力3級以下)。 c)偏癱、截癱(肌力2級以下)頭部最新工傷鑒定怎么進行 ,伴大便、小便失禁。 d)非肢體癱頭部最新工傷鑒定怎么進行 的運動障礙(重度)。 e)重度智能減退或者器質(zhì)性精神障礙,生活完全不能自理。 5.1.2 重傷二級 a)頭皮缺損面積累計75.0cm2以上。 b)開放性顱骨骨折伴硬腦膜破裂。 c)顱骨凹陷性或者粉碎性骨折,出現(xiàn)腦受壓癥狀和體征,須手術治療。 d)顱底骨折,伴腦脊液漏持續(xù)4周以上。 e)顱底骨折,伴面神經(jīng)或者聽神經(jīng)損傷引起相應神經(jīng)功能障礙。 f)外傷性蛛網(wǎng)膜下腔出血,伴神經(jīng)系統(tǒng)癥狀和體征。 g)腦挫(裂)傷,伴神經(jīng)系統(tǒng)癥狀和體征。 h)顱內(nèi)出血,伴腦受壓癥狀和體征。 i)外傷性腦梗死,伴神經(jīng)系統(tǒng)癥狀和體征。 j)外傷性腦膿腫。 k)外傷性腦動脈瘤,須手術治療。 l)外傷性遲發(fā)性癲癇。 m)外傷性腦積水,須手術治療。 n)外傷性頸動脈海綿竇瘺。 o)外傷性下丘腦綜合征。 p)外傷性尿崩癥。 q)單肢癱(肌力3級以下)。 r)脊髓損傷致重度肛門失禁或者重度排尿障礙。 5.1.3 輕傷一級 a)頭皮創(chuàng)口或者瘢痕長度累計20.0cm以上。 b)頭皮撕脫傷面積累計50.0cm2以上;頭皮缺損面積累計24.0cm2以上。 c)顱骨凹陷性或者粉碎性骨折。 d)顱底骨折伴腦脊液漏。 e)腦挫(裂)傷;顱內(nèi)出血;慢性顱內(nèi)血腫;外傷性硬腦膜下積液。 f)外傷性腦積水;外傷性顱內(nèi)動脈瘤;外傷性腦梗死;外傷性顱內(nèi)低壓綜合征。 g)脊髓損傷致排便或者排尿功能障礙(輕度)。 h)脊髓挫裂傷。 5.1.4 輕傷二級 a)頭皮創(chuàng)口或者瘢痕長度累計8.0cm以上。 b)頭皮撕脫傷面積累計20.0cm2以上;頭皮缺損面積累計10.0cm2以上。 c)帽狀腱膜下血腫范圍50.0cm2以上。 d)顱骨骨折。 e)外傷性蛛網(wǎng)膜下腔出血。 f)腦神經(jīng)損傷引起相應神經(jīng)功能障礙。 5.1.5 輕微傷 a)頭部外傷后伴有神經(jīng)癥狀。 b)頭皮擦傷面積5.0cm2以上;頭皮挫傷;頭皮下血腫。 c)頭皮創(chuàng)口或者瘢痕。 5.2 面部、耳廓損傷 5.2.1 重傷一級 a)容貌毀損(重度)。 5.2.2 重傷二級 a)面部條狀瘢痕(50%以上位于中心區(qū)),單條長度10.0cm以上,或者兩條以上長度累計15.0cm以上。 b)面部塊狀瘢痕(50%以上位于中心區(qū)),單塊面積6.0cm2以上,或者兩塊以上面積累計10.0cm2以上。 c)面部片狀細小瘢痕或者顯著色素異常,面積累計達面部30%。 d)一側眼球萎縮或者缺失。 e)眼瞼缺失相當于一側上眼瞼1/2以上。 f)一側眼瞼重度外翻或者雙側眼瞼中度外翻。 g)一側上瞼下垂完全覆蓋瞳孔。 h)一側眼眶骨折致眼球內(nèi)陷0.5cm以上。 i)一側鼻淚管和內(nèi)眥韌帶斷裂。 j)鼻部離斷或者缺損30%以上。 k)耳廓離斷、缺損或者攣縮畸形累計相當于一側耳廓面積50%以上。 l)口唇離斷或者缺損致牙齒外露3枚以上。 m)舌體離斷或者缺損達舌系帶。 n)牙齒脫落或者牙折共7枚以上。 o)損傷致張口困難Ⅲ度。 p)面神經(jīng)損傷致一側面肌大部分癱瘓,遺留眼瞼閉合不全和口角歪斜。 q)容貌毀損(輕度)。 5.2.3 輕傷一級 a)面部單個創(chuàng)口或者瘢痕長度6.0cm以上;多個創(chuàng)口或者瘢痕長度累計10.0cm以上。 b)面部塊狀瘢痕,單塊面積4.0cm2以上;多塊面積累計7.0cm2以上。 c)面部片狀細小瘢痕或者明顯色素異常,面積累計30.0cm2以上。 d)眼瞼缺失相當于一側上眼瞼1/4以上。 e)一側眼瞼中度外翻;雙側眼瞼輕度外翻。 f)一側上眼瞼下垂覆蓋瞳孔超過1/2。 g)兩處以上不同眶壁骨折;一側眶壁骨折致眼球內(nèi)陷0.2cm以上。 h)雙側淚器損傷伴溢淚。 i)一側鼻淚管斷裂;一側內(nèi)眥韌帶斷裂。 j)耳廓離斷、缺損或者攣縮畸形累計相當于一側耳廓面積30%以上。 k)鼻部離斷或者缺損15%以上。 l)口唇離斷或者缺損致牙齒外露1枚以上。 m)牙齒脫落或者牙折共4枚以上。 n)損傷致張口困難Ⅱ度。 o)腮腺總導管完全斷裂。 p)面神經(jīng)損傷致一側面肌部分癱瘓,遺留眼瞼閉合不全或者口角歪斜。 5.2.4 輕傷二級 a)面部單個創(chuàng)口或者瘢痕長度4.5cm以上;多個創(chuàng)口或者瘢痕長度累計6.0cm以上。 b)面頰穿透創(chuàng),皮膚創(chuàng)口或者瘢痕長度1.0cm以上。 c)口唇全層裂創(chuàng),皮膚創(chuàng)口或者瘢痕長度1.0cm以上。 d)面部塊狀瘢痕,單塊面積3.0cm2以上或多塊面積累計5.0cm2以上。 e)面部片狀細小瘢痕或者色素異常,面積累計8.0cm2以上。 f)眶壁骨折(單純眶內(nèi)壁骨折除外)。 g)眼瞼缺損。 h)一側眼瞼輕度外翻。 i)一側上眼瞼下垂覆蓋瞳孔。 j)一側眼瞼閉合不全。 k)一側淚器損傷伴溢淚。 l)耳廓創(chuàng)口或者瘢痕長度累計6.0cm以上。 m)耳廓離斷、缺損或者攣縮畸形累計相當于一側耳廓面積15%以上。 n)鼻尖或者一側鼻翼缺損。 o)鼻骨粉碎性骨折;雙側鼻骨骨折;鼻骨骨折合并上頜骨額突骨折;鼻骨骨折合并鼻中隔骨折;雙側上頜骨額突骨折。 p)舌缺損。 q)牙齒脫落或者牙折2枚以上。 r)腮腺、頜下腺或者舌下腺實質(zhì)性損傷。 s)損傷致張口困難Ⅰ度。 t)頜骨骨折(牙槽突骨折及一側上頜骨額突骨折除外)。 u)顴骨骨折。 5.2.5 輕微傷 a)面部軟組織創(chuàng)。 b)面部損傷留有瘢痕或者色素改變。 c)面部皮膚擦傷,面積2.0cm2以上;面部軟組織挫傷;面部劃傷4.0cm以上。 d)眶內(nèi)壁骨折。 e)眼部挫傷;眼部外傷后影響外觀。 f)耳廓創(chuàng)。 g)鼻骨骨折;鼻出血。 h)上頜骨額突骨折。 i)口腔粘膜破損;舌損傷。 j)牙齒脫落或者缺損;牙槽突骨折;牙齒松動2枚以上或者Ⅲ度松動1枚以上。 5.3 聽器聽力損傷 5.3.1 重傷一級 a)雙耳聽力障礙(≥91dB HL)。 5.3.2 重傷二級 a)一耳聽力障礙(≥91dB HL)。 b)一耳聽力障礙(≥81dB HL),另一耳聽力障礙(≥41dB HL)。 c)一耳聽力障礙(≥81dB HL),伴同側前庭平衡功能障礙。 d)雙耳聽力障礙(≥61dB HL)。 e)雙側前庭平衡功能喪失,睜眼行走困難,不能并足站立。 5.3.3 輕傷一級 143="2"> a)雙耳聽力障礙(≥41dB HL)。 b)雙耳外耳道閉鎖。 5.3.4 輕傷二級 a)外傷性鼓膜穿孔6周不能自行愈合。 b)聽骨骨折或者脫位;聽骨鏈固定。 c)一耳聽力障礙(≥41dB HL)。 d)一側前庭平衡功能障礙,伴同側聽力減退。 e)一耳外耳道橫截面1/2以上狹窄。 5.3.5 輕微傷 a)外傷性鼓膜穿孔。 b)鼓室積血。 c)外傷后聽力減退。 5.4 視器視力損傷 5.4.1 重傷一級 a)一眼眼球萎縮或者缺失,另一眼盲目3級。 b)一眼視野完全缺損,另一眼視野半徑20o以下(視野有效值32%以下)。 c)雙眼盲目4級。 5.4.2 重傷二級 a)一眼盲目3級。 b)一眼重度視力損害,另一眼中度視力損害。 c)一眼視野半徑10o以下(視野有效值16%以下)。 d)雙眼偏盲;雙眼殘留視野半徑30o以下(視野有效值48%以下)。 5.4.3 輕傷一級 a)外傷性青光眼,經(jīng)治療難以控制眼壓。 b)一眼虹膜完全缺損。 c)一眼重度視力損害;雙眼中度視力損害。 d)一眼視野半徑30o以下(視野有效值48%以下);雙眼視野半徑50o以下(視野有效值80%以下)。 5.4.4 輕傷二級 a)眼球穿通傷或者眼球破裂傷;前房出血須手術治療;房角后退;虹膜根部離斷或者虹膜缺損超過1個象限;睫狀體脫離;晶狀體脫位;玻璃體積血;外傷性視網(wǎng)膜脫離;外傷性視網(wǎng)膜出血;外傷性黃斑裂孔;外傷性脈絡膜脫離。 b)角膜斑翳或者血管翳;外傷性白內(nèi)障;外傷性低眼壓;外傷性青光眼。 c)瞳孔括約肌損傷致瞳孔顯著變形或者瞳孔散大(直徑0.6cm以上)。 d)斜視;復視。 e)瞼球粘連。 f)一眼矯正視力減退至0.5以下(或者較傷前視力下降0.3以上);雙眼矯正視力減退至0.7以下(或者較傷前視力下降0.2以上);原單眼中度以上視力損害者,傷后視力降低一個級別。 g)一眼視野半徑50o以下(視野有效值80%以下)。 5.4.5 輕微傷 a)眼球損傷影響視力 《 工傷保險條例 》第十七條 職工發(fā)生事故傷害或者按照 職業(yè)病 防治 法規(guī) 定被診斷、鑒定為職業(yè)病,所在單位應當自事故傷害發(fā)生之日或者被診斷、鑒定為職業(yè)病之日起30日內(nèi),向統(tǒng)籌地區(qū) 社會保險 行政部門提出 工傷認定 申請。遇有特殊情況,經(jīng)報社會保險行政部門同意,申請時限可以適當延長。 用人單位未按前款規(guī)定提出工傷認定申請的, 工傷 職工或者其近親屬、工會組織在事故傷害發(fā)生之日或者被診斷、鑒定為職業(yè)病之日起1年內(nèi),可以直接向用人單位所在地統(tǒng)籌地區(qū)社會保險行政部門提出工傷認定申請。 按照本條第一款規(guī)定應當由省級社會保險行政部門進行工傷認定的事項,根據(jù)屬地原則由用人單位所在地的設區(qū)的市級社會保險行政部門辦理。 用人單位未在本條第一款規(guī)定的時限內(nèi)提交工傷認定申請,在此期間發(fā)生符合本條例規(guī)定的 工傷待遇 等有關費用由該用人單位負擔。 上面就是關于頭部的傷情鑒定的標準,在工作中頭部受到傷害是十分重要的一件事情,畢竟大家都要靠頭腦來生活。頭部的傷情可大可小,但是一旦受到傷害,無論是大還是小,就要認真的做好治療,因為有的時候內(nèi)部的傷害是用肉眼看不到的。
頭部工傷鑒定標準法律分析頭部最新工傷鑒定怎么進行 :頭部工傷鑒定標準是頭部最新工傷鑒定怎么進行 :頭部受傷可大可小頭部最新工傷鑒定怎么進行 ,顱腦內(nèi)部受傷肉眼是不可見頭部最新工傷鑒定怎么進行 的,傷殘等級可分為一到十級。工傷鑒定結果決定賠償標準,按照工傷鑒定結果法定的工傷賠償標準計算方式計算。由工傷保險基金支付一次性傷殘補助金。法律依據(jù)頭部最新工傷鑒定怎么進行 :《工傷保險條例》 第十七條 職工發(fā)生事故傷害或者按照職業(yè)病防治法規(guī)定被診斷、鑒定為職業(yè)病,所在單位應當自事故傷害發(fā)生之日或者被診斷、鑒定為職業(yè)病之日起30日內(nèi),向統(tǒng)籌地區(qū)勞動保障行政部門提出工傷認定申請。用人單位未按前款規(guī)定提出工傷認定申請的,工傷職工或者其直系親屬、工會組織在事故傷害發(fā)生之日或者被診斷、鑒定為職業(yè)病之日起1年內(nèi),可以直接向用人單位所在地統(tǒng)籌地區(qū)勞動保障行政部門提出工傷認定申請。用人單位未在本條第一款規(guī)定時限內(nèi)提交工傷認定申請,在此期間發(fā)生符合規(guī)定的工傷待遇等費用由用人單位負擔。勞動者在申請做工傷補償?shù)臄?shù)額需待傷殘鑒定后確定。
最新頭部十級傷殘鑒定標準傷殘鑒定標準是依據(jù)人體組織器官結構破壞、功能障礙及其對醫(yī)療、護理的依賴程度頭部最新工傷鑒定怎么進行 ,適當考慮由于殘疾引起的社會交往和心理因素影響頭部最新工傷鑒定怎么進行 ,綜合判定致殘程度等級。最新版本是2016年由最高院發(fā)布的文件。
國家頭部十級工傷傷殘鑒定標準為頭部最新工傷鑒定怎么進行 :
一、顱腦、脊髓及周圍神經(jīng)損傷致:
1、神經(jīng)功能障礙,日?;顒幽芰p度受限頭部最新工傷鑒定怎么進行 ;
2、外傷性癲癇,等。
二、頭面部損傷致:
1、一眼低視力1級頭部最新工傷鑒定怎么進行 ;
2、一側眼瞼下垂或畸形,等。
頭部傷殘鑒定標準1.根據(jù)所描述的傷情頭部最新工傷鑒定怎么進行 ,結合《 勞動能力鑒定 職工 工傷 與 職業(yè)病 致殘等級》GB/T16180-2014的相關規(guī)定頭部最新工傷鑒定怎么進行 ,如果單純是頭皮裂傷的話,估計很難達到 傷殘等級 ,具體的結果要看勞動能力鑒定委員會專家組的鑒定結論頭部最新工傷鑒定怎么進行 了。 2.首先要到當?shù)貏趧硬块T申請 工傷認定 ,這是所有問題的前提,不申請工傷認定,就無法申請勞動能力鑒定,進而獲得 傷殘賠償 ,如果單位不申請的話,職工個人就必須在受傷之日起一年內(nèi)申請。 3.如受傷被認定為因工受傷,等傷情穩(wěn)定后可以申請勞動能力鑒定,鑒定工傷等級,然后按照傷殘等級計算傷殘賠償數(shù)額。 《職工工傷與職業(yè)病致殘程度鑒定》(GB/T16180—1996)是鑒定傷殘等級的國家標準。 符合評殘標準一級至四級的為全部 喪失勞動能力 ;五級至六級為大部分喪失勞動能力;七級至十級為部分喪失勞動能力。 一級頭部最新工傷鑒定怎么進行 :器官缺失或完全喪失功能,其它器官不能代替,存在特殊醫(yī)療依賴,生活完全或大部分不能自理者; 二級:器官嚴重缺損或畸形,有嚴重功能障礙或并發(fā)癥,存在特殊醫(yī)療依賴,或生活大部分不能自理者; 三級:器官嚴重缺損或畸形,有嚴重功能障礙或并發(fā)癥,存在特殊醫(yī)療依賴,或生活部分不能自理者; 四級:器官嚴重缺損或畸形,有嚴重功能障礙或并發(fā)癥,存在特殊醫(yī)療依賴,生活可以自理者。
工傷傷殘鑒定怎么做工傷鑒定流程:用人單位應該自事故發(fā)生之日起30日內(nèi)申請工傷認定頭部最新工傷鑒定怎么進行 ;用人單位未按前款規(guī)定提出工傷認定申請頭部最新工傷鑒定怎么進行 的頭部最新工傷鑒定怎么進行 ,工傷職工或者其直系親屬、工會組織在事故傷害發(fā)生之日或者被診斷、鑒定為職業(yè)病之日起1年內(nèi),可以直接向用人單位所在地統(tǒng)籌地區(qū)勞動保障行政部門提出工傷認定申請。設區(qū)的市級勞動能力鑒定委員會應當自收到勞動能力鑒定申請之日起60日內(nèi)作出勞動能力鑒定結論,必要時,作出勞動能力鑒定結論的期限可以延長30日。勞動能力鑒定結論應當及時送達申請鑒定的單位和個人;對勞動能力鑒定結論不服的,可以在15日內(nèi)向省級勞動能力鑒定委員會提出再次申請,省級勞動能力鑒定委員會作出的鑒定結論為最終結論。
法律依據(jù):《工傷保險條例》第二十一條
職工發(fā)生工傷,經(jīng)治療傷情相對穩(wěn)定后存在殘疾、影響勞動能力的,應當進行勞動能力鑒定。
第二十二條
勞動能力鑒定是指勞動功能障礙程度和生活自理障礙程度的等級鑒定。
勞動功能障礙分為十個傷殘等級,最重的為一級,最輕的為十級。
生活自理障礙分為三個等級:生活完全不能自理、生活大部分不能自理和生活部分不能自理。
勞動能力鑒定標準由國務院社會保險行政部門會同國務院衛(wèi)生行政部門等部門制定。
第二十三條
勞動能力鑒定由用人單位、工傷職工或者其近親屬向設區(qū)的市級勞動能力鑒定委員會提出申請,并提供工傷認定決定和職工工傷醫(yī)療的有關資料。
第二十四條
省、自治區(qū)、直轄市勞動能力鑒定委員會和設區(qū)的市級勞動能力鑒定委員會分別由省、自治區(qū)、直轄市和設區(qū)的市級社會保險行政部門、衛(wèi)生行政部門、工會組織、經(jīng)辦機構代表以及用人單位代表組成。
勞動能力鑒定委員會建立醫(yī)療衛(wèi)生專家?guī)?。列入專家?guī)斓尼t(yī)療衛(wèi)生專業(yè)技術人員應當具備下列條件:
(一)具有醫(yī)療衛(wèi)生高級專業(yè)技術職務任職資格
(二)掌握勞動能力鑒定的相關知識
(三)具有良好的職業(yè)品德。
第二十五條
設區(qū)的市級勞動能力鑒定委員會收到勞動能力鑒定申請后,應當從其建立的醫(yī)療衛(wèi)生專家?guī)熘须S機抽取3名或者5名相關專家組成專家組,由專家組提出鑒定意見。設區(qū)的市級勞動能力鑒定委員會根據(jù)專家組的鑒定意見作出工傷職工勞動能力鑒定結論;必要時,可以委托具備資格的醫(yī)療機構協(xié)助進行有關的診斷。
設區(qū)的市級勞動能力鑒定委員會應當自收到勞動能力鑒定申請之日起60日內(nèi)作出勞動能力鑒定結論,必要時,作出勞動能力鑒定結論的期限可以延長30日。勞動能力鑒定結論應當及時送達申請鑒定的單位和個人。
第二十六條
申請鑒定的單位或者個人對設區(qū)的市級勞動能力鑒定委員會作出的鑒定結論不服的,可以在收到該鑒定結論之日起15日內(nèi)向省、自治區(qū)、直轄市勞動能力鑒定委員會提出再次鑒定申請。省、自治區(qū)、直轄市勞動能力鑒定委員會作出的勞動能力鑒定結論為最終結論。
第二十七條
勞動能力鑒定工作應當客觀、公正。勞動能力鑒定委員會組成人員或者參加鑒定的專家與當事人有利害關系的,應當回避。
第二十八條
自勞動能力鑒定結論作出之日起1年后,工傷職工或者其近親屬、所在單位或者經(jīng)辦機構認為傷殘情況發(fā)生變化的,可以申請勞動能力復查鑒定。
第二十九條
勞動能力鑒定委員會依照本條例第二十六條和第二十八條的規(guī)定進行再次鑒定和復查鑒定的期限,依照本條例第二十五條第二款的規(guī)定執(zhí)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