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通肇事民事和刑事開庭流程
1、立案當事人需要提交起訴狀和相關證據向具有管轄權交通肇事民事和刑事開庭流程 的法院申請立案審查交通肇事民事和刑事開庭流程 ,立案法院閱讀起訴狀進行案件形式審查后,認為屬于自己管轄范圍、起訴交通肇事民事和刑事開庭流程 的主體符合法律規(guī)定、訴訟請求明確的,會做出受理的決定,并根據當事人提出的訴訟請求計算案件受理費。當事人在規(guī)定時間內交納案件受理費后,法院立案部門將案件整體移送至審判部門。2、審判辦案法官收到案卷資料后,將在規(guī)定時間內將起訴書和證據材料副本交付被告答辯,并按照規(guī)定安排時間開庭審理。案情簡單、爭議標的不大的案件通常適用簡易程序審理,即由一名審判人員進行審理,減半收取訴訟費用,自立案之日起三個月內做出判決;一般案件都適用普通程序審理,三名審判人員自立案之日起六個月內做出判決,全額收取訴訟費用。一審法院判決后,各方在規(guī)定時間內都沒有提出上訴的,裁判文書直接生效,二審程序不是民事訴訟的必經程序。3、執(zhí)行法院作出生效判決后,會規(guī)定判決文書的自動履行期限,如果當事人在規(guī)定的時間內沒有自動履行判決確定的義務,另一方當事人可以向法院申請強制執(zhí)行。
交通事故的起訴費用和基本流程交通事故交通肇事民事和刑事開庭流程 的起訴費用需要根據具體情況進行判斷交通肇事民事和刑事開庭流程 ,通常不超過5萬元,基本流程具體如下:
1、原告向法院起訴;
2、法院受理后,向原告送達受理通知書和開庭傳票,并通知交費;向被告送達訴狀和證據材料副本、開庭傳票等;
3、法院開庭審理,并依法調解或判決;
4、如果當事人對判決不服的,可在15日內上訴,由上一級法院重新審理并調解或判決;
5、如果一方當事人不履行生效法律文書的,則另一方可向法院申請執(zhí)行。
起訴是依法向法院提出訴訟,請求法院對特定案件進行審判的行為。刑事案件的起訴,在于請求法院通過審判對被告人定罪判刑;刑事附帶民事訴訟的提起,在于請求法院通過審判追究被告人的經濟賠償責任。起訴必須是有起訴權的公民或法人依法向有管轄權的法院進行。刑事案件的起訴,主要是指人民檢察院提起公訴,只有對告訴才處理和其他不需要進行偵查的輕微刑事案件,才由被害人或其法定代理人提起自訴;刑事附帶民事訴訟的提起,可以是被害人及其法定代理人,也可以是人民檢察院和受侵害的法人單位。
立案庭在當事人履行必須的手續(xù)和交齊有關證據材料之后,在七天內,對符合立案條件的,辦理立案手續(xù);對不符合立案條件的,依法裁定不予受理。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第一百一十八條 當事人進行民事訴訟,應當按照規(guī)定交納案件受理費。財產案件除交納案件受理費外,并按照規(guī)定交納其他訴訟費用。當事人交納訴訟費用確有困難的,可以按照規(guī)定向人民法院申請緩交、減交或者免交。收取訴訟費用的辦法另行制定。
交通事故刑事附帶民事訴訟如何審理一.答辯法院受理公訴案件起訴書和附帶民事訴訟狀交通肇事民事和刑事開庭流程 ,應當同時將刑事和民事訴狀送達被告人。被告人是未成年人的,還應當把訴狀副本送達交通肇事民事和刑事開庭流程 他的代理人。通知附帶民事訴訟被告人準備答辯,但沒有十五天答辯期的規(guī)定。在刑事案件開庭時口頭答辯即可。二.庭前調解刑事案件開庭前可以先對附帶民事訴訟進行調解。刑事調解不一定雙方當事人見面,由法官分別找附帶民事訴訟的原告人和被告人談話,力爭在刑事案件開庭前達成調解協議。調解協議達成后,由法院制作調解書。調解書送達雙方當事人即生效。開庭時不再受理附帶民事訴訟。調解協議當時履行完畢的,記入筆錄,也可以不制作調解書。調解不成的,通過審判解決。三.審理的合并刑事附帶民事訴訟與刑事案件由同一個法庭一并審理。個別情況,為交通肇事民事和刑事開庭流程 了防止刑事案件審判過分遲延,才可以在刑事案件審判后由同一審判組織繼續(xù)審理。四.兩種審判程序的協調附帶民事訴訟以被告人構成犯罪為前提。所以,以“先刑后民”為原則,減少重復勞動。1.開庭準備階段以次查明公訴人、辯護人、刑事被告人、刑事被害人、附帶民事訴訟原告人及其代理人、附帶民事訴訟被告人及其代理人的身份。宣布刑事案件案由、附帶民事訴訟案由,宣布合議庭組成人員。告知當事人的權利和義務。2.法庭調查階段公訴人宣讀刑事案件起訴書。附帶民事訴訟原告人宣讀民事起訴書。公訴人、被害人、被害人先后就刑事案件向被告人發(fā)問。附帶民事訴訟原告人、代理人就附帶民事問題向被告人發(fā)問。法庭宣讀證據,先后宣讀刑事犯罪證據和附帶民事訴訟的證據。3.法庭辯論階段公訴人發(fā)表控訴意見。被害人發(fā)表控訴意見。附帶民事訴訟原告人、代理人發(fā)言。刑事被告人陳述和辯解。辯護人發(fā)表辯護意見。附帶民事訴訟的被告人、代理人答辯。雙方對民事問題辯論后,再就民事問題辯論。4.最后陳述階段刑事被告人做最后陳述。附帶民事訴訟原告人發(fā)表最后意見。附帶民事訴訟被告人發(fā)表最后意見。附帶民事訴訟雙方當事人有調解意向的,還可以再次調解。五.評議判決刑事案件與附帶民事訴訟案件一并評議,一并判決。如刑事案件判決無罪,附帶民事訴訟仍由改審判組織做出判決。六.撤訴附帶民事訴訟審結前,原告人要求撤訴的,法院應當允許。不再繼續(xù)審理和判決。但國家、集體財產遭受損失人民檢察院提起附帶民事訴訟的,不能撤訴。七.對判決不服刑事被告人對一審判決刑事部分不服,可以在十日內提出上訴。公訴人對一審判決刑事部分不服,可以在十日內提出上訴。被害人對一審判決刑事部分不服,五日內可以要求檢察院抗訴,但不能以自己名義上訴。附帶民事訴訟原告人對一審判決刑事部分無權上訴,對民事部分不服十日內可以上訴。附帶民事訴訟被告人對一審判決民事部分不服,十日內可以上訴。八.二審1.檢察院對刑事部分抗訴、被告人對刑事部分上訴的,二審法院對刑事部分、民事部分一并審理。2.當事人對附帶民事部分上訴的,對刑事部分無約束力。二審法院只對民事部分再審。3.二審審理民事部分,發(fā)現刑事部分判決錯誤的,按照審判監(jiān)督程序予以糾正。
【法律依據】
《中華人民共和國刑事訴訟法》
第一百零一條被害人由于被告人的犯罪行為而遭受物質損失的,在刑事訴訟過程中,有權提起附帶民事訴訟。被害人死亡或者喪失行為能力的,被害人的法定代理人、近親屬有權提起附帶民事訴訟。
如果是國家財產、集體財產遭受損失的,人民檢察院在提起公訴的時候,可以提起附帶民事訴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