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法解除勞動合同補償
一、關于 解除勞動合同 合法解除勞動合同補償 的補償規(guī)定是什么? 關于解除勞動合同的補償規(guī)定是合法解除勞動合同補償 : 勞動合同法 規(guī)定, 經濟補償金 計算按勞動者在本單位工作的年限,每滿一年支付一個月 工資 的標準向勞動者支付。六個月以上不滿一年的,按一年計算;不滿六個月的,向勞動者支付半個月工資的經濟補償。 二、經濟補償金分段計算: 在勞動合同法施行前簽訂,試行后解除的 勞動合同 ,依照勞動合同 法規(guī) 定應當支付經濟補償?shù)?,經濟補償年限自2008年1月1日起計算,勞動合同法施行前按照當時有關規(guī)定執(zhí)行。 三、經濟補償金計算年限: 對于因用人單位的合并、兼并、合資、單位改變性質、法人改變名稱等原因而改變工作單位的,其改制前的工作時間可以計算為“在本單位的工作時間。另外,勞動者非因本人原因從原用人單位被安排到新用人單位工作的,勞動者在原用人單位的工作年限合并計算為新用人單位的工作年限。原用人單位已經向勞動者支付經濟補償?shù)?,新用人單位在依法解除?終止勞動合同 計算支付經濟補償?shù)墓ぷ髂晗迺r,不再計算勞動者在原用人單位的工作年限。 四、經濟補償金計算基數(shù): 經濟補償金中的月平均工資是指勞動者在解除勞動合同前12個月的月實際平均工資,而不僅僅是勞動合同中約定的基本工資。根據(jù)勞動部《關于貫徹執(zhí)行 若干問題的意見》的規(guī)定,“工資”是指用人單位依據(jù)國家有關規(guī)定或勞動合同的約定,以貨幣形式直接支付給本單位勞動者的勞動報酬,一般包括計時工資、計件工資、資金、津貼和補貼、延長工作時間的工資報酬以及特殊情況下支付的工資等。 如果在合同期限內單位與員工解除勞動合同,需要視情況判斷是否需要向員工進行 賠償金 的支付。如果員工在工作期間遵守了相應的規(guī)章制度并且工作中無過錯的情況下遭到單位方面 解除勞動關系 的,是需要向員工按照勞動法中的相關制度進行賠償?shù)摹?/p>解除勞動合同有哪些補償
勞動者對勞動合同的解除賠償有:1、用人單位為其支付的培訓費用,雙方另有約定的按約定辦理合法解除勞動合同補償 ;2、對生產、經營和工作造成的直接經濟損失。即用人單位既得利益的損失;3、勞動合同約定的其合法解除勞動合同補償 他賠償費用。
《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合同法》第三條訂立勞動合同,應當遵循合法、公平、平等自愿、協(xié)商一致、誠實信用的原則。依法訂立的勞動合同具有約束力,用人單位與勞動者應當履行勞動合同約定的義務。第十條建立勞動關系,應當訂立書面勞動合同。已建立勞動關系,未同時訂立書面勞動合同的,應當自用工之日起一個月內訂立書面勞動合同。用人單位與勞動者在用工前訂立勞動合同的,勞動關系自用工之日起建立。第三十六條用人單位與勞動者協(xié)商一致,可以解除勞動合同。
解除勞動合同的經濟補償辦法是什么?一、 解除勞動合同 合法解除勞動合同補償 的經濟補償辦法是什么合法解除勞動合同補償 ? 解除勞動合同的經濟補償辦法是用人單位應根據(jù)勞動者在本單位工作年限,每滿一年發(fā)給相當于一個月 工資 的 經濟補償金 ,最多不超過十二個月。工作時間不滿一年滿半年的按一個月的標準發(fā)給經濟補償金,作時間不滿半年的按半個月的標準發(fā)給經濟補償金。 第十條用人單位解除勞動合同后,未按規(guī)定給予勞動者經濟補償?shù)?,除全額發(fā)給經濟補償金外,還須按該經濟補償金數(shù)額的百分之五十支付額外經濟補償金 公司因為經營業(yè)績的問題,前段時間裁員了一部分員工,然后就根據(jù)《 勞動法 》的補償原則,給他們滿半年以上的人補償一個月的月薪,不足半年的給了半個月月薪??墒?,有些下面辦事處的員工卻不滿意,說要補償他們三倍的工資,提出公司解雇他們的理由不充分。當時因為人事上操作的員工已經離開了公司,考慮辦事處與總部相隔兩地,沒有及時與他們 簽訂勞動合同 ,故他們提出要補償 雙倍工資 ,到底應該如何操作呢?不簽合同的后果體現(xiàn)出來了。不簽合同辭退員工補償金更高: 根據(jù)《 勞動合同法 》的相關規(guī)定,用人單位自用工之日起應該與勞動者簽訂書面 勞動合同 ,超過一個月不滿一年的未簽訂勞動合同的,應該雙倍支付勞動者工資,超過一年未簽訂勞動合同的雙方形成 無固定期限勞動合同 。 如果用人單位沒有跟勞動者簽訂勞動合同,應該支付雙倍工資作為補償。 另外,用人單位解除勞動合同應該向勞動者支付經濟補償金,未滿六個月的支付半個月的經濟補償金,若用人單位是 違法解除勞動合同 的,須按照經濟補償金的2倍支付 賠償金 ;若屬于非過失 解除合同 ,用人單位沒有提前一個月通知解除的,應該支付一個月的 代通知金 。 綜上所述,單位在和員工之間的關系解除之后是如果出于過錯的狀態(tài)就需要結合法律的依據(jù)對其進行補償,而補償?shù)臉藴蕬撘詥T工平時的工資為基準并且需要以倍數(shù)的形式進行計算,但是如果是勞動者的原因導致解除的就不需要承擔補償?shù)呢熑巍?/p>